上一页|1|
/1页

主题:大郑州进入大交通时代,新路网提速郑西新生活

发表于2014-02-12

 建地铁,架高架,修快速,筑廊道,这是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行走在郑州市区,触目所见的景象。

   为了解堵郑州,郑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了“畅通郑州”的三年规划。三年来,郑州的城市决策者们大刀阔斧,搭建郑州立体交通体系,让作为中原经济区龙头城市的郑州,突破发展的交通瓶颈,解决有限的交通资源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他们挥汗如雨,昼夜不息,终于在辞旧迎新的跨年之际,迎来了郑州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和三环快速路高架主线桥通车的双喜盈门,让郑州的发展一步跃入了快车道。

道路作为城市的骨架和动脉,它的延伸意味着城市版图的扩容。国外众多发达城市诸如悉尼、墨尔本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众多便捷交通的通连之下,组团化发展是宜居城市发展的一种可能,更是必由之路。借助于国外的成熟经验,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的出台,郑州业已步入组团化发展的通途。而随着环线的贯通,郑州都市区的功能分化雏形已现:环线内的商业、办公,环线外的生态居住、健康宜居——借助于环线,更多的人享受着“郑州更美好”。

而就生态郑州、绿色郑州、宜居郑州的践行者——郑上新区来说,也已蓝图绘就,扬帆远航。借助于郑州大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条快速通道或建成通车,或于今年年底完工,中原西路生态廊道建设芳容初现,冬日里绿意葱俊;陇海路西延快速通道正在全速建设,今年6月将建成通车;充满相间野趣的如线性公园般的新田大道沐浴着冬日暖阳。


发表于2014-02-12

地铁、环线“双通”,郑州交通进入新时代

岁末年初,暖阳普照,辞旧迎新的气氛格外浓郁。

2013年12月28日,郑州将永远记取和铭记。这一天,萦绕郑州多日的雾霾终于散去,城市在清新的蓝天白云和温煦的冬日暖阳中打开了新的扉页。这一天,地铁1号线与三环高架双双通车,800多万郑州市民收到了来自“畅通郑州”的新年贺礼。

是日,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地铁1号线终于开门迎客。一条26.2公里的地下长龙,蜿蜒行进在郑州东西,从此,郑州正式步入“地铁时代”,迈入了开往春天的地铁生活。

是日,河南城建史上建筑体量最大、投资规模最大、综合影响力最大的市政道路项目——郑州三环快速路高架主线桥通车,从此,30分钟环游郑州中心城区不再是梦。

是日,连接郑州中心城区和上街区的东西大动脉——郑上快速通道(又名中原路西延快速通道郑州至上街段)正式建成通车,从此,郑州中心城区张开臂膀,拥抱郑上新区,郑上新区开发建设的整体进程随之提速。

同样在这一日,郑州市航海东路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式立交、郑新快速通道与西南绕城高速互通式立交建成通车,由此增加了两个城市出入口,郑州市区内的交通压力得到进一步缓解。

郑州地铁1号线和三环环线高架的通车,拓宽了城市立体发展空间,亦拓展了市民的生活半径。目前,郑州市已确定了“一主三区四组团”的郑州都市区空间布局,城市框架跟着路网建设的脚步从三环扩至四环、五环,与此同时,随着郑州地铁1号线、三环快速路的通车,城市的半径缩短到了30分钟甚至更短,位于城市两端的郑上新区与郑东新区,空间距离从过去的一个多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


发表于2014-02-12

环线“金边效应”提升郑西发展,东“城”西就开启宜居新生活

2013年12月28日,随着郑州三环环线和地铁的开通,道路沿线的产业格局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住与行的亲密互动,也在向纵深发展。当路网建设打通血脉,城市整体的交通便捷度大大提升;当时间在空间的尺度中收放自如,郑州楼市的版图布局重划,一场前所未有的居住革命随之上演。

在这场居住革命中,位于宜居板块的郊区楼盘将实现华丽逆袭。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说,地铁1号线通达郑州东区和西郊,这些地方生活配套和设施完善,但由于交通问题,区域价值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地铁1号线通车后,东区和西郊将更快融入主城区的血管,郑州城市版图会随着地铁轨道的延伸而扩大,并由‘单核城市’向‘多核城市’发展。”

“地铁、快速路等交通设施具有快速、便捷、低价、环保等众多优点,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不仅让城市各组团无缝连接,更在无形中缩小了近郊区域和市中心在生活便利度方面的差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峰分析,“就宜居角度来说,居住在绿色田园小镇,既可拥享空气清新、美景如画、环境幽雅,也能借助快速、便利的轨道交通,实现自然与繁华的快速切换,这样的生活比起住在环境嘈杂、熙熙攘攘的中心城区来说显然是更加健康、更加惬意。”

他预测:“有了‘三横两纵一环’地铁框架,加上‘一环三横两纵’快速立体交通网络,再辅之以公交线路的无缝衔接,郑州公共交通将进入一个相对宽裕的立体综合交通时代。在此背景之下,那些出入便利,居住环境优美的板块,如郑上新区,将成为市民置业的首选之地,而市区的居住优势受到挑战,尤其是那些交通拥堵,居住密度过大的区域。”

河南房地产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进京说,随着郑州交通路网的完善,传统观念中非传统核心区域的地价优势、自然生态优越板块的环境优势,都将会日益凸显出自身的独特价值,这些板块的房产物业也将产生“跳跃性”的升值。

环线开通之后,各行各业都受益匪浅,原本被掩盖的价值一夜间爆发出来,从“门前冷落车马稀”到熙熙攘攘的现象再次印证了交通对环线经济的促进和发展。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环线经济“金边效应”——新开通的环线仿佛为城市镶嵌上了一道靓丽的“金边”,让越趋近它的区域增光越明显,甚至超过传统的闹市中心。


发表于2014-02-12

“这个现象确实存在,由于市中心传统的规划和发展问题,人口密集,交通不便,虽然各项配套比较齐备,但是资源有限,尤其是空间有限,所以反而不如环线周边便捷。比如说咱们郑州,在火车站、二七广场附近你要去其他地方,少说也得堵上半个小时、四十分钟,但是环线附近就不一样了,出门即上高架,环线那一路畅通,十分钟出城,十分钟进城,一出一进独得畅通便捷。”相关人士如此评价环线所带来的“金边效应”。

事实上,环线所衍生的“金边效应”和环线经济,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体现于房地产行业。“以前环线似乎就是个天堑,环内环外大不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客户一听说我们的楼盘在环线外,顿时就失去了兴趣,都说太远了。”某楼盘的销售经理回顾一年多前的卖房遭遇,苦不堪言。但是环线的通车给他们的项目带来了福音,该项目的售楼部最近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昔日无人问津如今争先恐后,生怕错失良机。“价格上去了,销量也上去了,不愁卖!”该楼盘销售经理信心十足地说。

“郑州三环全程高架通车,不仅缓解了郑州的交通拥堵问题,更重要的是缩小了城市的时间距离,拉近了郊区和城区的距离,现在从东区到西区走环线不过30分钟左右,半个小时前你在如意湖边逗留,半个小时后你就可以在洞林湖畔漫步了”。在东区千禧大厦上班的丁先生,不久前在西环外购置了一套花园洋房。谈及自己的未来生活,丁先生勾勒了种种美好,“三环全程高架的通车,算是圆了我的‘东城西就’的梦,无论是走北环还是走南环,或者走免费的绕城高速,路路畅通,条条大道通美好!”随着环线的开通以及更多快速路网的通车,像丁先生这样的家住城之西、工作于城之东的精英人群将越来越普遍,城市的环线为他们实现新生活提供了可能。

“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是夯实城市宜居梦想的基础。”专家表示,作为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出行要达到“宜居”的要求,就必须能够保障居民出行便利、快捷、畅通,并具有良好的视觉体验、保持良好的心情,即出行顺畅、景观宜人。

如今,随着畅通郑州的交上一份又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城市交通正在旧貌换新颜:三环快速路或凌空飞舞,或长虹卧波,为郑州串起一条闪亮的金腰带;地铁1号线如巨龙奔腾,打开了城市交通的三维空间;支线路网如同血脉通畅的毛细血管,营造着一个个健康的微循环;1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工程,让城市内外更加畅行无阻:“两环十七放射”生态廊道建设,一路向前,美景如画……

而郑上新城,作为健康宜居之地,环线的通车对它来说,正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快捷交通将更真切地诠释人们的宜居梦想。


发表于2014-02-12

好羡慕东城西就的生活啊

发表于2014-02-12

大交通时代还需时日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