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郑州高新区12家企业抢滩“新三板”

发表于2014-02-08

1月24日是郑州资本市场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上午9点35分,在国家会议中心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仪式上,随着一支支激光笔的点击,象征着资本财富的红色大门璨然开启,“当、当、当”三声激越的敲钟声响彻全场,来自郑州高新区的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体抢滩,成功登陆“新三板”,叩开资本市场大门。

  这是“新三板”由试点到全国放开后的首批挂牌。当日,与这12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一同挂牌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73家公司,涉及15个高技术领域和新兴产业,其中制造业企业超过100家,信息技术行业企业超过70家。至此,在“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已达621家。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市委常委、市工业经济科技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跃华,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建国,管委领导宋旭光、阮勇及经济发展局负责同志参加挂牌仪式。

  我省此次挂牌的12家企业全部来自郑州高新区,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并且亮点突出,各具特色,几乎全部是A股市场的热门行业公司。12家首批登陆“新三板”的企业充分体现了“新三板”高技术、高收益的特点,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是成长性较强的新兴行业,市场扩张与融资难矛盾较为突出。其中,众智科技研发的应急发电控制系统在国内细分行业遥遥领先,市场占有率45%;鸿盛数码致力于数码喷墨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推广,产品远销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乐彩科技在长期以来日、欧一统天下的数码宽幅打印高端技术及产品领域拓展出了民族品牌的一片天地;豪威尔电子从事数字智能仪器仪表等应用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中国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堵塞报警器、第一台联合收割机智能组合仪表、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全自动计价器、第一台联合收割机洒粮报警器均诞生在这里;等等。

  从2007年起,郑州高新区就启动了“新三板”上市工作,超前谋划,高度重视,重做实干,坚持不懈,终于在波诡云谲、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占得先机。他们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组合政策,引领区内合格企业积极参与到“新三板”工作上来;精心培育筛选优秀企业进入后备上市队伍,壮大上市后备力量,跟踪指导;联系券商、加强培训、座谈讲解等等,为企业挂牌提供保姆式服务。

  目前,高新区“新三板”挂牌工作,已形成良性、持续发展局面,在中小科技型企业中已形成了“启动一批、发展一批、改制一批、挂牌一批”的“新三板”梯次格局。目前,除上市的12家企业之外,还有30余家企业已经启动该项工作。

  12家企业首批登陆“新三板”,是高新区继连续3年每年助推2家企业“主板”或“创业板”上市之后,创下的又一辉煌。目前,该区拥有上市公司10家,上市企业数量在河南省、郑州市名列前茅,约占全省上市企业数量的十分之一。

  市委常委、市工业经济科技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跃华说,我市12家科技型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将对正处于 “爬坡过坎、攻坚转型”期的郑州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对高新区“抓改革、强投资、调结构、求提升”,培育重点产业发挥积极作用。

  “新三板”是金融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从诞生之初就确立了为处于发展初期、面临“资金渴”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其他创新型企业服务的目标,可谓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福音”。与“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一样是我国全方位证券资本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挂牌公司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股票上市条件,在股本总额、股权分散程度、公司规范经营、财务报告真实性等方面达到相应要求的,可直接转板至证券交易所上市。这将使未来“新三板”的市场活跃程度大幅提高,据业内预测,未来5年,累计将约有7000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形成一个总市值约1.4万亿元的市场,形成和上交所、深交所三足鼎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所。


高新区中小企业不少的。

发表于2014-02-08

政府为了支持小型企业真是下了血本

发表于2014-02-08

高端大气上档次

发表于2014-02-08

高新区这么多企业啊~

发表于2014-02-08

这是个什么意思?

发表于2014-02-08

这是在北京开的会还是在郑州?

发表于2014-02-08

不明觉厉

发表于2014-02-08

虽然看不懂 但是这样看高新区发展真的挺好

发表于2014-02-08

好多就业机会 但是制造业 金融 我都不会

发表于2014-02-08

看来开公司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