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闲来无事,就来论坛叨叨我选房的原则

发表于2014-10-31

天越来越冷,房市也进入又一个下跌期。

闲来无事,就来论坛叨叨我选房的原则

我的选房原则是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大到小是指先决定在什么范围购房,是一环内还是三环外?

是靠近大商圈还是河景公园。这样一步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几个楼盘。

从小到大:有目标下一步就要实地考察,来到售楼处先看什么?地段?配套?交通?还是物业?

其实这些都是变量, 不是没有参考标准就是上一步考虑过了,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房屋的户型结构。

试想小区地段交通配套物业

都无可挑剔,结果只剩下一些北向,结构严重不合理的房子,你会掏钱?

所以只有找到满意的户型,其他的因素才有意义。比如房子所在楼层,这栋楼在小区的位置,小区周边的

情况等,这就是由小到大。

由大到小这个阶段,地图上可以完成。它涉及到你对房子的期望,有人喜欢城中心的热闹繁华,有人喜欢森林湖景。

其实这些都是对一些稀缺资源的占有欲,挑理出你所在城市的稀缺资源,就明白什么房子才是你值得出手的。首先是经济资源,有叫商圈。繁荣完整的商业体系,是现代社会大城市的基础,可以说城市就是围绕着商业中心建立起来的。成熟的商圈是投资性购房的不二选择。

  其次是行政资源,这经常被人忽略,但却是个很明显的风向标,尤其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重要的政府机关向某地迁移,通常都会带来房价暴涨。前几年我所在城市一直盛传市府南迁,结果南边地产大热,随着大大上去了,这事就搁置下来。光环褪去,房价应声而落。

    所以考察某地是否值得出手,此地有无重要政机关也要考虑,上层都不爱在这呆着,可见不是什么好地方。然后是自然资源,包括山水河流,公园绿地,成片的树林等。这些早年间不太被人重视,随着城市化加快,污染加重,湖景房,公园房什么的成了重要卖点,而且很多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具有唯一性,所以会越来越重要。第四个是人文资源,包括科教文卫。这里头最被人重视的就是教育资源。学区房是继婚房后第二大刚需房。值得提一下,很多楼盘自称是学区房,买了以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非常坑人。


现在很多城市都是教育集团形式,由一个名校牵头,带几个普通学校,组成一个教育集团,集团内部虽有一定的交流但毕竟不是一体所以别被忽悠买了名校集团中普通成员的学区房。再就是分校,这个很复杂,有的是开发商为制造卖点引进的名校,还有某些一般学校被名校兼并改名而来。前者的软硬件都是新的,其师资力量取决于本部对新片区的态度,如果此地人文资源丰富,生源质量高,自然会得到重点倾斜如果生源质量一般,就不好说了,通常都变成新老师熬资历的地方。后者其实就是普通学校的原班人马,连硬件都不变,是名副其实的伪名校。


还有的楼盘把附近的高中大学都一并算作卖点,算是搂草打兔子,一个也不放过。所以保准的办法是去当地教育局网站查询当年的学期分配表,不要听信售楼的一面之词。

    说了这么多,一看表,这一个帖子居然写了一个多小时。妈呀。今天的工作啥都没干呢。

    我走了,求留言,求讨论。

发表于2014-10-31

快来快来呀

发表于2014-10-31

你眼光也算挺中肯

发表于2014-10-31

但是变量也是近期不会变的

发表于2014-10-31

这个说的也挺全面的。

发表于2014-10-31

原来还有这么多原则啊

发表于2014-10-31
引用:多变的你在2014-10-31 17:02:50写道:
4楼

但是变量也是近期不会变的

 是的啊

发表于2014-10-31

楼主说的好全,学到了

发表于2014-10-31

所有的原则都要本着能买得起再说

发表于2014-10-31

说的挺好的,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